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01
抗靜電劑的使用方法
抗靜電劑的使用可分為外部涂敷法和內部共混法兩種。外部涂敷法具有操作簡單、用料省、對抗靜電劑的耐熱性要求低、且不影響制品的成型加工性能等優點,但抗靜電效果不能持久,經過水洗或摩擦后,抗靜電劑涂層容易脫落,因此是種暫時性的抗靜電處理方法。而內部共混法具有耐洗滌、耐摩擦、耐熱、抗靜電效果持久、使用方法簡單等優點。
1)清洗 為了得到均一密實的抗靜電劑涂膜,在涂刷抗靜電劑前,必須對塑料表面進行清洗,徹底除去表面灰塵、油脂等。可用1%左右的中性洗滌劑溶液清洗。清洗后需要放置在無塵室內晾干。
2)配液 用水、乙醇或醋酸乙酯等溶劑將抗靜電劑配成0.2%~2%濃度的溶液,溶液的濃度在保證抗靜電效果的前提下,盡可能稀一些,因為濃度高的溶液會發黏,容易吸附灰塵。
3)涂布 根據制品的形狀等來選擇涂布方法,常用的涂布方法有直接法、浸漬法和噴涂法等幾種。直接法是用棉布、法蘭絨、毛刷和輥筒等工具將抗靜電劑液涂布在制品上,它簡便有效,使用比較廣。浸漬法是將制品浸入抗靜電劑液中,它適用于形狀復雜或數量很多的小型制品。噴涂法是用噴槍將抗靜電劑液噴涂在制品上,它有速度快、效率高、涂膜均勻等優點。
4)干燥 涂布后的制品應充分干燥,使涂膜層硬化,在溫度30 ~40C、相對濕度60% ~80%的條件下,大約需要干燥3h。干燥后還要在自然環境條件下放置5h。
共混法是將抗靜電劑與樹脂經機械混合后再加工成型,制成具有抗靜電的制品。常用的抗靜電劑有陽離子型和兩性離子型。
抗靜電劑是易吸濕性化合物,含有一定量的水分。在成型過程中,少量水分的存在就會造成制品質量下降,故抗靜電劑在加入到樹脂前應充分干燥。可在70 ~ 80C的熱風下,干燥4h。
抗靜電劑的加入量應根據抗靜電劑本身的性能、樹脂的種類、加工條件、制品形態以及對抗靜電效果的要求程度而定,一般加入量為0.3% ~3. 0%。薄的制品的加入量比厚制品要少。
02
抗靜電劑的作用機理
不同類型的抗靜電劑不單化學組成和使用方式不同,而且其作用機理也不同。
(1)外部涂敷型抗靜電劑的作用機理
此類抗靜電劑一般以水、醇或其他有機溶劑作為溶劑或分散劑使用。當用抗靜電劑浸漬高分子材料時,抗靜電劑分子中的親油基就會吸附于材料表面。浸漬完后干燥,脫出水分后的高分子材料表面上,抗靜電劑分子中的親水基都向著空氣一側排列,易吸收環境水分,或通過氫鍵與空氣中的水分相結合,形成一個單分子導電層,使產生的靜電荷迅速泄漏而達到抗靜電目的。
(2)表面活性劑類內部共混型抗靜電劑的作用機理
且在高分子材料成型過程中,如果其中含有足夠濃度的抗靜電劑,當混合物處于熔融狀態時,抗靜電劑分子就在樹脂與空氣或樹脂與金屬(機械或模具)的界面形成比較稠密的取向排列,其中親油基伸向樹脂內部,親水基伸向樹脂外部。待樹脂固化后,抗靜電劑分子上的親水基都朝向空氣一側排列,形成一個單分子導電層。
在加工和使用中,經過拉伸、摩擦和洗滌等會導致材料表面抗靜電劑分子層的缺損,抗靜電性能也隨之下降。但是不同于外部涂敷型抗靜電劑,經過一段時間之后,材料內部的抗靜電劑分子又會不斷向表面遷移,使缺損部位得以恢復,重新顯示出抗靜電效果。
由于以上兩種類型抗靜電劑是通過吸收環境水分,降低材料表面電阻率達到抗靜電目的,所以對環境濕度的依賴性較大。顯然,環境濕度越高,抗靜電劑分子的吸水性就越強,抗靜電性能就越明顯。
免責聲明:本文(部分)數據、圖表或其他內容來源于網絡或其他公開發表的資料,單供讀者參考、交流、學習,不涉及任何商業行為或目的。版權歸屬原作者、原出處。若版權所有者認為本文涉嫌侵權或其他問題,請聯系我方并及時處理。